close

台大最新研究指出,如果家裡有小寶寶,恐怕拜拜心也不會安,研究發現,長期在家裡燒香,家中寶嬰兒副食品寶恐怕會比其他寶寶晚1到2個月才學會走路,如果24小時燒香燒不停,寶寶'扶持行走'的學步風險,將會大增44%。

動作發展遲緩,原因恐怕就是燒香會產生多環芳香烴、揮發性有機溶劑,以及鉛、錳等重金屬,這些物質都可能影響寶寶的神經發展,傳統習俗如果一時難以改變,建議選擇通風環境燒香,但為人父寶寶副食品母不想寶寶'輸在起跑點",家裡不燒香恐怕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
萬一寶貝在食用寶寶副食品的時候真的發生大過敏,比如說全身發紅、大範圍蕁麻疹,嘔吐好幾次,或者腹瀉有血絲等等,可以跟醫師討論,通常兇手都是「牛奶、雞蛋、黃豆、海鮮、堅果、小麥」這六種食物其一。如果是吃太大量,可以先暫停兩週,兩週後再吃一口看看。如果吃一口也大失敗,只好先放棄此食物,等寶寶一歲以後再說。但爸爸媽媽真的不用太害怕發生過敏症狀時,抓不到引起過敏的食物元兇。在一般情形下,這樣的少量多樣化寶寶粥飲食,就算有不適應,也只會發生輕微的症狀,比如說少許皮膚疹子、輕微的肛門周圍小紅疹等等,這些情形都不需要太在意,畢竟下次吃到同樣食物,又是幾天以後了。如果症狀越來越改善,表示耐受性慢慢在建立,如果過敏越演越烈,也只好放棄,等寶寶一歲以後再說。假如給寶寶連續好幾天吃同樣的食物,容易讓腸胃道免疫系統無法負荷,進而誘發過敏反應。以前在門診,就聽到很多媽媽詢問,孩子只是吃米糊兩三天就過敏,接著試每一種食物都是吃三天後過敏,害她心中充滿了挫敗感,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吃。其實,如果少量多樣化,一天只吃個一兩口,搭配其他食材也是少量的吃,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。以免疫學的概念而言,少量多樣化的免疫訓練,也是母乳寶寶不容易過敏的原因之一,因為「媽媽吃甚麼,母乳中就有甚麼,而且少量而多樣化」。

我覺得家裡有寶寶的嬰兒副食品必備工具就是食物搗碎工具:攪拌棒、調理機、搗泥工具、食物剪。像攪拌棒與調理機是常見的副食品搗碎工具。攪拌棒零件少好清潔、少量食物也能處理,價格相對比較低。調理機結合蒸煮、攪拌與打碎,功能多,一次完成省時方便,價格相對於攪拌棒比較高。另外,像是榨汁器、馬鈴薯壓泥器、蒜頭壓泥器等等,原本在廚房會用的到的搗泥小工具,在製作果泥果汁給寶寶吃時,都派得上用場。當寶寶月齡較大之後,練習適應咀嚼固體食物,選擇一把輕巧好用的食物剪刀剪碎食物,攜帶外出使用也可以用好幾年。寶寶食量不固定是很常見的,所以不管自己準備還是買寶寶粥,都會需要嬰兒副食品分裝盒來保存。建議要選擇有蓋的容器,避免沾染到冰箱和其他食材的味道。選擇無塑化劑、無雙酚A、有經過安全認證的材質。另外,選擇可以冷藏冷凍、耐高溫的容器,加熱方式多元,省時省力。需要外出時,再準備一個食物保溫罐,可以保存加熱過後的食物,也可以直接將嬰兒副食品冰磚擠出帶出門加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x5howardyl4 的頭像
    tx5howardyl4

    tx5howardyl4的部落格

    tx5howardyl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